【检护民生·全民反诈在行动】青未了·启明星 |安全护“未”暑假篇


[日期:2024-07-15 09:46:34]
来源:
作者:



暑假来临之际,城阳区人民检察院启明星法治宣讲团主动出击,为广大中小学生做好假期防护送上清凉法治套餐。

 
近日,城阳区人民检察院启明星法治宣讲团成员第二检察部检察官毕素荣、翟伟分别走进青岛城市学院、城阳区桃林小学、青岛实验高中学等学校,为切实提升大学生的防范诈骗能力、增强对自身财产的保护意识、学习防范和应对各类诈骗的技巧、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以及《民法典》有关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等,以案释法,开展各类专题讲座。
 
毕素荣同志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详细讲解了当下流行的各类诈骗类型,包括网络刷单诈骗、交友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等,通过真实案例的展示与剖析,深入浅出讲解了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性、严重性。活动现场她传授了诸多实用的防诈技巧和应对方法,提醒同学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掌握防范技巧,增强自我防护能力,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
 
翟伟同志通过讲述民法典的有关规定,结合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例如高空抛物、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文体活动“自甘风险”原则、见义勇为……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民法中的权利与责任。这些案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民法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绿树阴浓夏日长,同学们又如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暑假!面对这样一个良好习惯自主养成的黄金时期,希望广大同学理性安排学习和生活时间,理性使用手机、电脑,远离电信网络诈骗。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同学们,社会生活经验较少,身心发育还不成熟。然而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特别是暑期针对学生和家长群体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案件屡有发生,甚至有学生受利益诱惑沦为帮凶、共犯,严重危害社会治安,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为了您的财产安全,为了让同学们度过一个健康积极、安全快乐的假期,我们在这里梳理了暑假期间高发案件类型及其套路。希望广大同学和家长朋友们熟知,进而增强自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平安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
 
 
八防要注意
 
一、防止沉迷直播去打赏
 
二、买卖游戏账号防被骗
 
三、网络兼职谨防成为“诈骗工具人”
 
四、网络交友要谨慎防被“隔空猥亵”
 
五、饭局不能随便吃,严防借“饭圈”来诈骗
 
六、制止网络欺凌,防止信息扩散
 
七、人身安全要牢记水电无情要自警
 
八、交通安全记心间莫要触摸高风险
 
 
暑假在家,孩子接触网络的时间在大幅度提升,但在上网拓展学习及生活空间的同时,各种涉及未成年人上网安全甚至违法犯罪问题不容忽视。不仅是学生要注意网络安全,同时也在此提醒广大家长注意防范。
 
 
检察官有话说
 
叮~~家长注意了!
 
网络诈骗已盯上“暑期档”
 
暑期是青少年网络诈骗案件高发期,当家中“神兽”兴奋地玩游戏时,不知已被网络诈骗分子“盯”上。
 
案例一
 
一位9岁的小学生在玩某热门网络游戏时,突然有陌生网友称要送其游戏皮肤,并发送了一笔转账记录截图,但是该学生没有收到这笔买皮肤的款项,骗子就以帐号被冻结为由要求其拿家长手机进行操作,并对其进行恐吓。因为害怕,该学生就偷拿了妈妈的手机跟着骗子进行操作,通过微信扫码转账被骗4500元。
 
案例二
 
一位15岁的初中生在网上买卖游戏账号时,遇到一买家要求通过网站进行交易。该初中生按要求进入网站后,在网站的客服的引导下,缴纳了交易担保金、未成年人保证金、二级账号保证金共计1200元。直到第四次要求交钱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被骗了,马上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游戏交易类诈骗是指骗子发布买卖游戏账号、游戏装备、免费领取游戏道具等虚假广告,诱骗受害人上钩,而后将受害人进一步诱导至虚假交易平台,让受害人支付所谓“注册费、保证金、解冻费”等钱款,骗取受害人钱款。
 
 
骗子在游戏中发布虚假广告,声称可低价代练,提升角色等级、获取高级装备,从而获取玩家游戏密码,并要求玩家先行支付部分费用。但是等到玩家汇款后立即将玩家的装备、游戏币洗劫一空,并立即消失。
 
 
骗子在游戏中以低价销售游戏币或装备为名,让玩家线下银行汇款,待收到钱款后立即消失。此类案件是网络游戏诈骗中发案最高的一类。
 
 
骗子在游戏中以低价销售游戏币或装备为名,让玩家线下银行汇款,待收到钱款后立即消失。此类案件是网络游戏诈骗中发案最高的一类。
 
 
骗子以高价收购玩家高等级游戏账号为名,诱使玩家登录钓鱼网站或虚假交易网站进行交易,从而获取包括银行卡密码在内的各种隐私信息,并以各种理由让玩家支付相关费用,或者直接转走玩家银行卡内钱财 。
 
 
供稿:第二检察部 翟伟

Copyright © 2017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7022784号-1

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