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检之星】昔日金戈铁马 今朝克己奉公


[日期:2024-05-16 10:45:08]
来源:
作者:



十六年金戈铁马,征衣染尘,岁月沧桑难褪;十二年执笔从检,壮志不改,只为法治的崇高理想。崔忠辉同志2012年底转业进入城阳区人民检察院,先后在民行、政治处、刑检和刑执等部门工作,从检以来,勤于学习,刻苦钻研业务,踏实工作,始终不忘初心,坚守正义,努力践行城检为民的理念。先后荣获区阳光干警、区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


业精于勤 检察岗位练兵 

 

作为一名从军十六年的老兵,经过大小军事演习、国际维和、全军维和处突演练等军事活动历练,军旅生涯丰富、充实、多彩,但转业到在城阳区人民检察院岗位上却又是青涩的开始。他不畏困难,努力学习法律,刻苦钻研法律业务,第一年顺利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从检察新兵到老兵,从民事、综合、刑事,再到刑事执行,一路走来路虽然有挫折坎坷,但是享受经历,体验成长,初心不改,壮志不减。


诚心为民 终结诉讼难题

 

办案就是办别人的人生,依法办好每一个案件,实现法理情结合是一个司法人应该坚守的法制理念,如果说法律的结果不能让所有当事人满意,那么至少要让人感受到法治公平的光芒。2022年8月办理的房某某盗窃案,被害人系某外资企业,其开始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有意见,他多次会见或约见被害企业相关人员,主动听取其单位负责人及代理律师的意见,案件先后退回补充侦查两次,组织公开听证一次,听取现场专家的法律解读和人大代表的点评后,被害企业负责人主动表示对检察机关的办案程序及法律认定表示认可。2022年10月办理的张某故意伤害案,系因邻里关系纠纷发生的轻伤害案件,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属于可以调解结案轻伤害案件。长达数月的时间里,他多次与张某及被害人进行沟通,谈心交心化解矛盾、协商赔偿事宜,数次要达成时一致时均因被害人反悔失败,甚至两次坐到了谈判桌上,也是因被害人临时反悔未能达成一致,最后未能实现调解结案,但当事人悔不当初,渴望和解的眼神是激励他继续努力的动力。法律的程序有时是冰冷的,但司法体系是完备的,司法工作的人员的工作更是可以有温度的。2022年6月份办理的王某某故意伤害案,被害人侯某某重伤后丧失语言和劳动能力,嫌疑人无赔偿能力。在征求被害人侯某某母亲金某意见时,电话那头是一个东北纯朴的农村妇女的声音,带着些许无奈和无助,弱弱的问聘请律师贵不贵?需要多少钱?他立马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非常贫困的家庭。在初步了解了其家庭的困难状况后,立刻联系司法援助中心询问申请法律援助需要的材料和程序,同时向控申部门了解司法救助需要的材料。多次与金某沟通后引导其申请司法援助和提供司法救助相关材料,并协同控申部门完成了其司法救助,解决了其部分家庭困难。

 

​铁肩担当 勇挑急难险任

 

2020年春节,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席卷全国。大年初二,含泪告别老家年迈多病的老父亲,毅然踏上返回青岛的路程。在谈病毒色变的白色恐怖里,毅然报名参加区里防疫工作,从社区巡查防疫工作,到高速口检查防疫车辆、再到机场接国外来青旅客的防疫,一干就是四个多月。二、三月的零下十度的冰雪的夜,他和同事穿着防护服认真检查车辆,不放过任何疑点隐患。四月的青岛机场,每天迎接着从国外克服艰难险阻回国的同胞们,他们带着国外病毒失控的风险返回祖国的怀抱。密接就在身边,风险就在眼前,在清冷人稀的机场,等待检测七八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们需要祖国亲人的帮助、需要安慰,需要关怀,他们也需要手机充电,需要购买饭菜等等。穿梭在危险人群中,尽最大努力给他们提供帮助,安抚情绪,汗水湿透了衣襟,他以身体力行展现了青岛国际化大都市的人文情怀。


 

精武强“兵 ” 退伍不退志

 

一时军装绿,一生军旅情,金戈铁马常常入梦,醒来似闻军号声。退伍不退志,精武练兵养成的良好训练习惯一直坚持十余年。每天早上的传统武术训练,每天晚上的十公里长跑,就成了家常便饭成了习惯。锻炼好身体,在日常工作中更好地完成惩治犯罪分子的工作,正义的身躯能够自信挺拔。他先后学习太极、螳螂等多种拳械,多次参加青岛、烟台市、区武术锦标赛,获得青岛市武术锦标赛亚军及多枚金银牌,多次参加青岛市、区组织的半程马拉松比赛并顺利完赛。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认识到时间的宝贵,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每天迎着朝阳迎接新的开始、新的挑战,锻炼、学习、工作,每天都要努力前行,工作的事再小也倾尽全力,群众的利益再小也要维护到位,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每天的工作中,认真履行一名司法人员的神圣职责,以实际行动维护法治的公平正义。

Copyright © 2017 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7022784号-1

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